10月31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重庆市材料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3年10月31日—11月30日。《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市钢铁、建材、有色金属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
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日前,《重庆市乡村振兴林业碳汇方法学》正式通过该局备案,纳入“碳惠通”方法学目录。换句话说,今后行政村集体可将行政村边界内的集体和个人林资源进行打捆申请,获得森林生态服务的经济收益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减缓是针对降低排放,目前减缓已深入能源、工业、交通、碳汇等各领域。适应则是针对减少脆弱性、增强韧性。
有关地区节能主管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紧盯“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任务,按年度按季度强化进度管理,分地市、分行业、分企业全面摸排能源消耗、投入产出、成本效益。要严格实施节能审查,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
《重庆储备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是全国首个国家储备林经营碳汇方法学,围绕国家木材安全战略和“双碳”战略,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与生态价值转换有效结合,为重庆市国家储备林生态价值实现提供了有效路径,对重庆市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及巩固和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0月16日,记者从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悉,截至2023年9月,重庆碳市场累计成交量4586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其中,重庆碳配额累计成交4043万吨、9.01亿元,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及重庆“碳惠通”项目自愿减排量
截至今年9月,重庆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586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其中,重庆碳配额累计成交4043万吨、9.01亿元,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及重庆“碳惠通”项目自愿减排量(CQCER)累计成交542万吨、1.10亿元
10月10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公布“2023年市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其中,绿色工厂80家,绿色园区8个。此次入选的80家绿色工厂中,涉及汽车、电子、装备等多类重点产业领域,包括华峰新材料、长征重工等多个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企业悉数入选,同时西彭工业园、合川工业园等8个园区跻身绿色园区。
2021年以来,组织浙江、重庆等9个省(区、市)聚焦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6个重点行业共548个建设项目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收集整理试点案例四十余个,形成一批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近期将开展宣传报道,供各地参考借鉴。如山东某钢铁项目通过温室气体环评试点
“重庆巫溪县和城口县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近日顺利通过审核备案,成为重庆首个获得备案的国储林“碳惠通”项目。 “重庆巫溪县和城口县森林经营碳汇项目”面积10万亩,计入期为20年,预计产生总减排量48.4万吨,年均2万余吨。该项目位于重庆林投公司下属巫溪林开公司、城口大巴山公司所经营的林区,将采
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26日,随着最后一根承托网绳安全着陆,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成功跨越兰海高速、渝贵高铁,标志着蟠龙送出工程全线贯通并转入启动投运验收阶段。该工程投运后,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的清洁能源将经由这条线路源源不断输送至重庆主电网,有效提高重庆电网调峰能力。
重庆碳市场7月碳排放配额(CQEA)总成交量9845吨,总成交额26.09万元,月成交均价26.50元/吨。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26.60元/吨,较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27.50元/吨下跌3.27%。